舆情产业已发展数十年,目前舆情监控、舆情处理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相对于十年前人工控评的时代,现在企业和政府如何真正做好舆情处理呢?
一、舆论与技术相结合
在过去的十年中,舆论界一直在推动舆论技术的发展。典型的特征是,舆论占主导地位,而技术则更为辅助和锦上添花。而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再处于附属地位,而是与舆情保持同步,甚至可以带来重大变化,带动舆情产业的发展。所以在监控舆情的时候,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科技思想,推动舆情与技术相结合。
二、系统化规范化
目前,政府和企业都建立了舆论指导和处置机制。舆情处理机制水平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已深入人心。但是,随着舆论指导工作的规范化,如何激活舆论回应机制建设,使舆论指导处置机制更加活跃是舆论分析行业转型的首要任务。舆情处理一方面需要量化舆论指导指标,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各种机制的精确运作;另一方面,适应机制的实际需要,不断促进机制的升级。
三、建立风控机制及时预防负面舆情
舆论行业初步发展中的指导机制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主要是针对事件发生前后的处理。随着舆情监控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预防负面舆情的重要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9年公共事务要点》,明确要求起草部门要认真对政府出台的重要改革措施和涉及政府政策文件的政策措施进行舆论风险评估和判断。群众的切身利益,很可能引起社会关注。制定应对计划。面对这种发展态势,舆论分析的重点不仅应着重于事件发生前后的舆论指导,还应积极推动“舆论”机制的发展,以实现全方位的控制。舆论引导风险,帮助综合风险化解。
以上3点希望企业和政府真正做到,只有走到舆情监控的最前沿,才能及时发展风险及时修补漏洞。